【门诊患者防跌倒】争做不倒翁,爱在跌倒前!
跌倒是指突发的、不自主的体位改变而导致的身体任何部位(不包括双脚)意外“触及地面”,不包括由于瘫痪、癫痫发作或者外界暴力作用引起的体位改变,是医院最常发生的意外事件。因环境的不熟悉、疾病的特性和药物的使用等多因素,使得患者欠缺稳定性和方向感,极易造成跌倒。
跌倒事件发生后,患者往往面临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,轻者可能出现擦伤、皮肤淤青等浅表性伤害,重者则可能遭受韧带撕裂、关节脱位、骨折乃至脑出血等严重损伤,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此外,跌倒还可能带来一系列非直接但同样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,如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,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,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与精神负担。
门诊是医院人流量最多的地方,容易发生跌倒事故,特别是对于营养不良、虚弱、头晕、贫血等高危人群。今天,成都平安医院(原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)门诊工作人员就为大家分享一些门诊患者防跌倒小妙招,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就医过程中安心、放心、舒心。
一、穿着合适的鞋子
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预防跌倒的首要步骤。患者应选择合脚、舒适、有良好支撑和防滑功能的鞋子,避免穿着过大或过小的鞋子,以免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意外。
二、合理使用辅助工具
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,可以使用拐杖、助行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行走。这些工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,降低跌倒的风险。在使用辅助工具时,应确保它们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,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。
三、注意环境安全
在门诊环境中,患者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,避免走在湿滑、不平坦或光线不足的地方。同时,要留意门诊内的障碍物,如椅子、桌子等,避免与之发生碰撞。
四、保持注意力集中
在行走过程中,患者应保持注意力集中,避免分心。不要边走边看手机、与他人交谈或进行其他可能分散注意力的活动。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,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。
五、遵循医嘱,合理用药
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,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。因此,患者应遵循医嘱,按时按量服用药物,并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。如有任何不适,应及时向医生反馈。
六、增强身体素质
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预防跌倒的基础。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,如进行太极拳、瑜伽等轻度运动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,以确保身体健康。
为预防患者门诊就医中跌倒,成都平安医院门诊部首先通过醒目标识、宣传海报、健康手册、对门诊每一名患者进行风险评估,并且为跌倒高危患者贴上防跌倒警示标识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识,时时提醒患者及家属在就诊过程中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和稳定步伐。
其次,对就诊环境进行了改善和优化。保持地面干燥、清洁,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,提醒患者注意安全。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,可以提供轮椅、扶手等辅助设备,并安排专人陪同就诊,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。
守护健康之路,从防范跌倒开始。希望通过以上门诊患者防跌倒小妙招,能让您在就医过程中更加安全与便捷。同时医院也会加强防范措施,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、舒适的就医环境,全力保障患者就医安全。(门诊部 程伉)